一直以来,地球只有一颗天然卫星,这就是充满了传说与传奇的月球。但后来发现,围绕着地月系,还有一颗小行星,虽然比较小,但看起来就像地球另一颗天然卫星。难道地球像火星一样,真的有两颗天然卫星?
这颗小行星是2016年4月27日被夏威夷泛星计划望远镜发现,代号为2016 HO3,国际永久编号为469219,命名为Kamo'oalewa,这是夏威夷语,中文译名为“震荡天星”。这是因为这颗小行星的运行轨道较为独特,不仅像其他小行星那样环绕着太阳飞行,也似乎是围绕着地月系运行,而且上下左右“震荡”,看起来就像地月系的另一颗天然卫星。
由于这颗小行星很小,很难看清其真面目,估计直径只有约40~100米之间,是不规则形状。其轨道半长轴为1.00123个天文单位,公转周期约为365.93地球日。也就是说这颗小行星与地球与太阳距离以及公转时间十分接近,而且共用同一轨道,只是角度与地球稍有偏差。
由于这颗小行星在未来一百年与地球几乎同步公转,这样看起来就似乎是围绕着地球跳舞或与地球共舞,在地球上下左右震荡,由此得到“震荡天星”的称号,且似乎是地球第二天然卫星。但实际上“震荡天星”和地球一样,都是围绕着太阳运行,而不是围绕着地月系统运行。
那么,“震荡天星”与地球的这种“共舞”热络了会不会来一场接吻的危险游戏呢?科学分析和计算表明,这种碰撞危险的可能性并不大,其轨道较为稳定。“震荡天星”在未来100年与地球的距离最小不会少于38个地月距离,也就是约1500万公里;最远时约为100倍地月距离,也就是约为3800万公里。
但世界上的天文学家们对“震荡天星”充满了兴趣,因为解开“震荡天星”之谜对了解我们的宇宙乃至太阳系的形成、地月系统的形成和地球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。为此,正在日益成熟和强大起来的中国航天做出了一个宏伟计划:探测“震荡天星”,就在2025年!
实际上,中国航天局在2019年就放言开始谋划“震荡天星”探测任务,2021年中国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宣布确认了这项计划,声称在2025年将发射探测器,主要任务是从“震荡天星”取样返回,并继续飞到更远的小行星主带实施彗星环绕探测任务。
在此之前,世界上已经有过四艘无人飞船对小行星进行了专项考察,它们是:日本在2023年和2014年前后发射的隼鸟号和隼鸟二号,探索了小行星1998 SF36(中文译名系川)和1999 JU3(中文译名龙宫),并着陆完成采样任务带回地球;美国在2007年和2016年前后发射的黎明号和欧西里斯号,探索了最大的小行星灶神星和矮行星谷神星,以及小行星1999 Bennu(中文译名贝努),并从贝努上采样带回。
严格说来,到达过小行星和彗星的探测器还有几艘,如美国NASA发射的新地平线号,欧空局发射的罗塞塔号,分别考察过距离我们最远的柯伊伯带小行星“天涯海角”,以及彗星67P/楚留莫夫-格拉希门克,并释放着陆器对彗星成分进行了分析。
此外,NASA在2021年还发射了一艘名为DART的航天器,于2022年9月26日准确的撞击了距离我们1100万公里的小行星Dimorphos(中文译名迪莫弗斯),圆满地实施了一次小行星防御实验。
但作为对近地小行星专门探测,可以认为我国2025年将要发射的小行星探测器,是世界第五艘小行星专业探测器。别看“震荡天星”在未来100年距离地球只有数千万公里,但探测器到达那里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直线路线,而是需要经过地球和火星引力跳板的变轨和提速,一去一回花费3年时间,历程十亿公里,才能够将“震荡天星”的样品带回来。
这次远征考察将揭秘对“震荡天星”的几个科学猜想:其一,这颗小行星到底是不是一块来自月球的陨石;其二,了解这颗小行星的真实形状和大小、形貌和自转规律、表面物质组成、内部结构和热辐射等物理参数;其三,通过实验室分析研究采集回收的样品,弄清小行星表面物质和矿物的化学成分、同位素组成、以及整个小行星的结构构造、年龄等问题。
探测器将样品带回地球后,只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主任务,然后再通过地球和火星引力助力,经历7年旅程,到达位于木星和火星轨道之间的主小行星带,靠近彗星133P展开绕飞探测,并将相关数据传送回来。
因此,这项兼具小行星和彗星探测,集飞越、伴飞、附着、采样返回于一体的任务,是一次名副其实的世界级高难度深空探测,对中国和世界航天业都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。
小行星探测关系到对地球、太阳系和我们人类自身身世来历的了解,关系到未来规避小行星撞击灾难的人类安全生死大事,非常非常重要,中国能够加入这项伟大的事业,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际和平合作的重大进步,我们乐见其成。
世界第五次小行星探测将在2025年启动,执行国家是中国,目标:揭秘震荡天星!祝贺并期待任务圆满成功!